查看原文
其他

瞰法|从法官到Prada女王

瞰法 瞰法 2022-03-20
瞰法视频,记录时代的脚步


主编说


她时常站在讲台上,为央企董事长和律所合伙人讲述何为“战略”,何为“领导力”

许多人称呼她“莫老师”

20年前,她曾是一名地方中级法院的法官

裸辞赴京

经历人生的种种跌打

成为职场精英,人称Prada女王

20年后,她拥有自己的管理咨询公司

被法律行业的巨大浪潮吸引而来

成为天同律师事务所的战略顾问

陪伴3年扩张全过程

回首望去

感谢那个一直努力的自己

对未来说:加油吧!还在山脚下



讲述|莫琼  智行合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 CEO      
采访|徐晶     编辑|格格     视觉|项羽  


毕业的时候是1995年。中国的大学生毕业分配改革大幕刚刚拉开,我赶上了双轨制,可以自由择业,也可以包分配。曾经南下深圳、珠海找工作,发现自己离社会的距离好远。


后来西安中级法院到我们学校来要人,老师推荐了我,就这样进了中级法院。

一下子就在那边呆了差不多6年的时间。在研究室写文件、做统计,师傅让我做表,每次我都做错。我挨了批评,又特别不服输,就想要让计算机帮我自动校验。于是我每天晚上把自己关在机房里,自学计算机语言,闭门3个月,做出了一套程序,把表单搬上了电脑。

那还是386的时代。那个年代,能够自己把一个程序做出来,在全国法院系统都很罕见。当时中国也正在做司法统计系统,因此把我借调到了最高法院,参与了中国最早的司法统计系统开发过程。

我们当时在法院系统也要考司法考试。我也是这样天天晚上关在办公室里,学习到很晚。后来我在第一批通过了考试,却在拿到证的那一年,离开了法院。

6年中,基本上都是这样的生活方式:早上坐班车上班,早餐在单位吃,吃完了工作,中午也在单位吃,然后工作下班,班车回家。我仿佛看到自己60岁的样子,那应该不是我要的生活。


我是2001年离开的法院。那个时候主动离开法院系统,大家都特别的惊讶。而且我是裸辞,离开以后,就直接到了北京。

我从来就不希望在一个地方有一成不变的生活。我觉得人生需要成长,没有成长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。

在北京找工作,拿了两个offer,我选了创新性更强的那个,进入了一家管理咨询机构,也是中国最早的本土咨询机构之一。

我误打误撞进了一个非常适合我的行业,当然也是吸引力法则,一个行业会吸引这个行业所需要的人。

当时最大的挑战,是思维习惯和工作习惯的变化。我原来是听上级的,上级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,不需要太多的思考,也不需要做过多的事情,多做多错。在咨询公司呢,更重要的是有客户思维,你能够帮客户多想,想得越多,做得越好,越有价值。

第二个是在专业上,我需要恶补很多基础的管理知识和方法论。第一个星期就进入封闭集训,每天培训到晚上11点。我当时的感受不是为难,是兴奋,特别兴奋,像海绵一样在吸收。从这时候开始,真正地理解企业,理解组织,理解商业本质,还有理解人。


有一个词很重要,就是“接纳”。我刚开始是个小白,就接纳自己是个小白的状态,把能做的做到最好。那时我就用一些office技能来帮助团队,承担我该承担的一份责任。到现在为止,跟我合作过的人都知道,我做纪要的能力特别强,不管是速度,准确性,还是逻辑归纳能力,在全公司里是数一数二的。

很快我从项目成员成长为项目经理,第一次带团队为客户提供服务。这时我从一个纯粹的专业工作者转变为一个基层的管理者。几年后做到项目总监,就不能够只考虑一个项目的完成,就像一个律所合伙人,要想行业、客户、市场、产品,然后才是项目的交付。后来又成为北京事业部总经理,基本上完成了职业生涯在思维、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上的初步积累。

在再一次感觉到职业瓶颈时,我空降到了一家集团企业做高管。在企业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,就是人性,这对我来说是特别大的挑战。过去我更多的是专业角色和小团队管理,也比较喜欢简单的氛围。在一个集团企业里要做创新性的探索,不是你对,就能做成,而是你能不能把大家调动起来,让大家能认同这个事的价值,你要更多的去理解人性,不同的人都需要什么,分歧是什么,共同利益是什么。我很感谢那段经历,收获非常大。


在咨询公司工作多年后,我觉得内心有了很多疑问,想去寻求更本质的答案:我是谁?我想成为什么?为什么要成为这样的人?

有一次我进到北大哲学系的院子,是个小四合院。老师们的眼神、走路的姿态、接人待物的神情,都透露着温和笃定,感觉背后有非常厚实的东西,大自在的东西,那是我非常羡慕的状态。当时我就觉得,哎,一定要来上这个!


我考上了,慢慢发现哲学与管理是一脉相通的。到现在为止,跟客户讲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,讲战略、领导力的时候,我总会不断追问,常常就追问到哲学层面。

几年后我又回北大念了EMBA。在那里,我知道,身边的人有多牛,自己有多么的普通。这是给到我的一个最重要的启发,承认自己的渺小,看到别人身上总有优点值得学习。

在学校学习、从书本中学习、从工作中学习、从客户身上学习、从身边任何人那里学习,这些年,我似乎就没有停止过学习。

后来,我总结了自己的人生“第一性原理”,就是“成长”。成长是我的第一需要,像食物、水和空气一样,须臾不可离。不成长,人生就仿佛没有意义。


与此相仿,我认为企业的“第一性原理”就是“增长”,包括商业价值的增长和人的价值增长。企业是商业机构,只有商业价值增长才能证明企业没有衰退,是健康向上的。企业由人构成,人的价值增长才能证明企业的增长对社会是有价值的,是可持续的。


2014年,我成立了自己的管理咨询公司。第一个客户是一家国际工程公司,也是我们很经典的一个案例,我们支持它以战略地图为起点,从头打造一个组织,五年时间从0做到60亿。


我总体来说是个乐天派,几乎没有过那种很沮丧的状态,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啊,发不出工资啊,从来没有过。

当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。团队成员有离开的,最初创业的5个人,现在有3个人离开。我会理解他为什么要离开,彼此在这个阶段不匹配的地方在哪里,我们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成长。

也有合作了很久的客户,慢慢就中断合作了。后来发现其实是当时没有更多能提供给他的价值。我觉得更重要的,是要反思自己。客户需求在变,市场在变,要有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来响应他们的需求。现在,如果我们发现客户需求超出了我们的优势领域,会主动终止服务,并介绍更合适的机构给他们。当然,我们在自己的优势领域,也会不断迭代,做得越来越好,为客户提供更大价值。

我时常从团队的眼神里,能感觉到他们认为很多事蛮难的。但这些对我来说不是困难,是挑战,是很兴奋的东西,很嗨的东西。


从未停止进步,对未来很乐观,又在不断地挑战不可能,这就是我的日常。在这样的日常里,我承受压力的阈值也被拉得很高。

早期我也是泪点比较低的一个人,最怕受委屈。被贴过很多标签,什么“只关注事不关注人呀”,“情商低呀”,曾经还有人叫我“Prada女王”。

我做总监的时候,会拍桌子把男同事骂哭,毫不留情面。现在反思,基本上还是我的问题啊,要把批评和指责转变成对他的帮助,才真正对双方有价值。


最后发现,把关注点放在成长和价值上,自己的委屈就会从大慢慢变小,现在就基本上看不见了。我一直相信人始终是在成长的,每个人都可以变得更好。只要努力,你可以一直向上,没有顶端!


跟律师行业的结缘,是在2016年,一个特别热的夏天,在武夷山。我参加了一个公司化律所聚会讨论的活动,给大家分享了关于“颠覆式创新”的趋势和知识型组织的管理难题。

在这个活动中结识了天同律师事务所的主任蒋勇律师。

天同在过去是“小而美”,做了十五年,牢牢树立了高端商事诉讼的品牌,但也遇到了增长瓶颈。最高法院设立巡回法庭,蒋勇律师看到了未来的趋势,提出了天同的新战略,要走适度规模化,做全国布局。

但适度规模化的道路怎么走?既要保持一体化律所的优势,又要接纳更多元的文化和团队,会不会存在文化稀释的问题?成本大幅增加是否能带来相应的回报?能不能在当地扎根生长?大家对此都心存担忧。


2017年5月,在雄安新区,蒋律邀请我主持了天同合伙人的战略闭门会。这个闭门会开了三天,就是讨论天同未来三年的战略到底是什么,要走向哪里,成功标志是什么,我们还需要做什么。现在陪同他们两年多,不断地跟踪战略落地,参与他们的行动督导和纠偏、述职考核、激励分配、领导力发展等等,成效令人惊喜。今年进入了第三个年头,开始了新战略周期的思考和陪伴。


我是个乐天派,律师们天生是个风险偏好者,我这个乐天派会不断推他们往前走。我说这个能做到!一定要往前走,不能停止,不能后退啊!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。第二个是在过程当中会有一些管理和战略方面的坑,这些坑我们要帮他填起来。第三个就是我们会把其他行业的视野放进来,给予参考借鉴。


我一直拿一个角色来形容在这个过程当中的价值,就是教练。当你去做体育锻炼的时候,教练告诉你要练成六块腹肌,首先“告诉你”就有价值,用什么方式能练成。你做错的时候,帮你纠偏,你坚持不下来的时候,给你鼓气。


后来又有越来越多的律所找到我来进行战略咨询。每每经历三天两夜的战略共创会议,他们总是感慨万千。就像青海树人的陈岩主任说:“我们用这三天解决了十六年没有解决的问题。

并不是我懂得更多,而是律师行业发展到现在,从最初的原始手工生态,已经有了更科学现代化的诉求。


在全国GDP只有个位数的时候,年均增长20%以上的律师行业,一定值得关注。但大部分律所的管理都停留在初级阶段,有团队没组织,缺乏清晰的事业梦想,缺乏支持战略实现的组织能力。

AI时代正在来临、专业分工已经这么细了的时代,律师们还在手工作坊一样,谈客户是我,交付也是我,带团队也是我,干啥都是我,完全不能借助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,把他的高价值用到最应该投入的事情上去。实在是令人遗憾。

中国律师行业发展四十年,进入了一个更加波澜壮阔的阶段。大家在不断地拆散,重组,转型。拆散的东西,一定是不适应的;重组出来的东西是一个更高阶、更能够适应时代的东西。

2019,是个大年:新中国壮丽70年,互联网诞生60年,改革开放40年,万维网启航30年,阿里进化20年,区块链破土10年,5G元年……

我的观察,2019年还是很多组织的战略转型之年。行业将不可避免地洗牌、升级,走向越来越先进的形态。

我很荣幸,参与到了这个浪潮中。



 

往期推荐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